重新定位纳米粒子和高分子对纳米复合材料流变行为的影响
流变行为影响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Polymer nanocomposites, PNC)的成形加工及制品的最终性能。自橡胶补强算起,PNC流变理论与实验研究已持续100余年。然而,PNC聚集态结构复杂,流变行为强烈依赖于高分子化学结构、粒子及其聚集体结构、粒子-高分子界面相互作用、加工与后处理工艺等诸多因素,结构/性能控制难度大,流变学研究难度大,有关补强机理、非线性流变、分子弛豫特性以及链段运动、分子链扩散对流变行为的贡献等若干基本科学问题长期存在争议。广泛被接受的流体动力学、粒子簇动态聚集、逾渗等补强理论以及吸附链脱附-滑移、玻璃层屈服、粒子簇软化、粒子网络破坏等非线性流变模型,都没有从非均质结构、微观应变放大效应等角度去阐释PNC流变行为,更是严重低估甚至忽略高分子基体的流变学贡献。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一课题组宋义虎教授、郑强教授十余年来持续研究PNC流变特别是纳米粒子补强机理,提出了被国际同行命名为“Two phase model of Song and Zheng”(宋-郑两相模型)。2016年9月,课题组撰写的综述文章在著名期刊《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学进展》)发表。作者在论文摘要中提出:是时候重新考虑纳米粒子补强机理与高分子非均质动力学的关系了。
PNC流变研究可追溯到1905年的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在这一年完成了博士论文“关于分子大小的一种新的测定方法(A New Determination of Molecular Dimensions)”,还在《Annalen der Physik》杂志(2015年影响因子3.443)上发表了篇篇经典的5篇学术论文:“一个关于光的产生和变换的启发性观点(On a heuristic viewpoint concerning the prod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light)”、“关于静止液体中微小悬浮粒子的运动(On the motion of small particles suspended in liquids at rest required by the molecular-kinetic theory of heat)”、“论动体的电动力学(On the electrodynamics of moving bodies)”、“物体的惯性与其能量有关吗? (Does the inertia of a body depend on its energy content?)”。其中,第2篇论文中给出的爱因斯坦黏度方程,成为低浓悬浮体系流变学研究中撇不开的流体力学经典方程。
随后,针对高浓悬浮液、炭黑补强橡胶、PNC补强机理研究,人们基于孤立粒子几何、堆积极限、表面吸附(溶剂化)等假设条件修正流体力学方程,其中科瑞格-道赫特方程、门尼方程等也成为填充改性高分子材料流变学经典方程。为描述粒子在基体中的空间逾渗及其补强效应,又提出针对所谓“粒子网络”的逾渗理论、粒子簇动态聚集理论、物理凝胶理论、软玻璃理论等。各种层出不穷的结构性、功能性PNC不断涌现,使得蒙脱土、纳米碳管、石墨烯等纳米粒子对高分子的补强效应在“粒子网络”理论中得到反复“验证”。人们热衷于基于粒子逾渗浓度、“粒子网络”分维度等参数来谈论“粒子决定”的“网络普适性(network universality)”,但不太关心为什么大量实验体系在流变学上符合某一理论,而大量实验体系不符合同一理论,以及关键理论参数(如“网络”分维度)在实验结果上的差异与纳米粒子、高分子的性质和实验条件的关系。近来国际上偶有关于PNC流变学模拟等突出工作,但基于模棱两可的认知和假设,研究结果对解决流变理论与实验脱节问题的贡献不大。“软胶体玻璃(soft colloidal glass)”、“粒子拥堵(particle jamming)”当代物理概念的引入,看似异军突起地阐述了悬浮液、PNC、泡沫、沙堆等一系列体系的共性,但仍无差别地套用研究人员个人喜好的某“粒子网络”模型,也无法解释、解决PNC流变学研究巨大的分歧。
最近数十年的研究,使得“粒子形成三维网络并提供PNC力学支撑或赋予其功能特性”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PNC流变学的主要共识之一。但是,以往的这些理论模型相互矛盾,与实测结果相去甚远,无法有效指导PNC特别是高性能轮胎胎面胶的生产。更令人迷茫的是,这些理论模型只关注粒子产生的流体动力学效应或“粒子网络”的黏弹性效应,不约而同地把高分子基体默认为“界面粘结剂”,而不考虑基体自身的流变学贡献。没有哪一个理论能够清楚地表达出高分子对补强和动态生热的作用,仅是笼统地、定性地将其归于界面效应,或附加效应。所谓“粒子网络”决定PNC弹性和动态生热的传统观念,带来的一个基本的问题是,“为什么一定要用填料填充的橡胶来制造轮胎,而不用填料填充的塑料或环保人士青睐的水性悬浮体系来制造轮胎?”带着这一疑问,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宋义虎教授和郑强教授围绕PNC流变行为和橡胶补强机理开展了长期系统的研究,有机会重新审视这个持续了100余年的古老话题。。
他们从结构模型简化入手,在充分考虑高分子黏弹性、粒子-高分子界面相互作用的前提下,巧妙地将高分子(受限)吸附链视为“粒子相”的必要组成,提出并验证了可准确预测大浓度跨度、不同界面相互作用PNC的宽频率范围流变行为的“两相”流变模型。该模型在国际流变学杂志Rheo Acta (2013)上被称为“two-phase model of Song and Zheng”。该模型采用应变放大因子描述高分子“本体相”的微观黏弹性,独立参数少,无需引入界面吸附寿命等人为假设,无需解析高分子基体的动力学信息即可准确预测PNC流变行为。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粒子拓扑结构、高分子化学结构、界面相互作用各不相同的PNC,其“粒子相”结构相似,但“粒子相”弛豫行为与粒子拓扑形态、界面作用密切相关。一方面,“粒子相”随粒子含量增加而发生聚集-“拥堵”(jamming)-玻璃化转变,是不同PNC呈现普适“补强效应”和线性动态流变行为的关键证据。另一方面,“粒子相”在大应变条件下加速“本体相”高分子解缠结,是PNC非线性黏弹性的主要机制。他们的研究突破以往从流变“黑箱”推测界面、粒子结构贡献的直观研究方法,颠覆了以往关于“流体动力学效应是类液体补强的主要原因,而“粒子网络”或“高分子受限弛豫”导致显著的类固体补强行为”的认知。在《材料科学进展》上发表的综述论文中,他们提出根据“两相”流变模型深入研究“粒子相”黏弹性、PNC大浓度跨度类液-类固转变及其与界面作用、高分子弛豫特性相互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建立可正确预测基体、界面、粒子动力学贡献的PNC流变理论奠定全新的基础。
“两相”模型与PNC的类液-类固流变学转变机理
另外,纳米粒子-高分子界面相互作用、界面相的形成及其性质,是PNC结构与性能研究中更基础的问题。界面相互作用被认为对PNC流变行为起决定性作用,是近年来理论模拟和实验检测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针对国际上无法准确定义“界面相(层)”概念,界面层厚度模拟/检测结果差异巨大(从约1 nm到50 nm不等)等问题,他们采用模型实验体系研究界面相互作用,以结构明确的交联壳层代替PNC中粒子表面的普通吸附层,或根据粒子表面化学性质调控吸附层属性,实现了黏度变化幅度高达4个数量级的类液-类固转变的流变调控。他们首次实测了混炼胶中完整的“粒子相”--粒子凝胶的流变行为,在排除高分子“本体相”影响的前提下证实了“两相”模型预言的物理图像:纳米粒子与其表面玻璃化层(2 nm)构成复合粒子,复合粒子通过非受限链桥接而形成“粒子相”,并证明“粒子相”的可逆非线性流变行为具有明显的“拥堵-去拥堵”转变特征。这些研究给出了界面层属性及其与PNC类液-类固流变学转变、非线性流变行为关系的直接证据以及“粒子相”可逆非线性流变的直接证据,排除了长期以来关于“粒子逾渗导致类液-类固流变学转变”以及“粒子团簇软化”、“粒子表面吸附链脱吸附-滑移”、“粒子表面玻璃层屈服”、“粒子网络破坏”等的似是而非的非线性流变假设,为建立PNC微结构流变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发展基于界面作用调控“粒子相”结构、PNC黏弹性的加工制备方法奠定了应用基础。
粒子含量与粒子表面玻璃层厚度(a)、应变幅度(b)、熔体热处理(c)调控的类液-类固流变学转变
他们提出的“两相”流变模型物理图像清楚,克服了流体动力学理论无法考虑高分子相非均质结构效应的不足,突破了“网络”理论模型过分强调“高分子运动受限”或“粒子网络”但忽略局部应变场扰动问题的局限,在有效处理界面相互作用和“粒子相”结构效应的基础上“捡起”长期得不到重视的高分子基体的流变贡献,解决了PNC类液体、类固体流变行为的长期争议,并得到了大量实验数据强有力的验证。他们的研究结果既证明了“补强效应”的普适性,也证明了粒子拓扑结构及其界面作用对聚集、“拥堵”、玻璃化转变阈值的影响。他们基于模型研究结果进一步发现粒子表面性质、熔体热处理调制的类液-类固流变学转变,拓宽了PNC流变调控途径。这些方法学上的突破,无论对发展以界面层结构为纽带的PNC流变学理论,还是对发展“界面层属性可预测”、“黏弹性可调控”的PNC加工方法,均有重要意义,有望终结以往理论模型相互矛盾、无法有效指导生产的局面,对包括高性能胎面胶等在内的PNC的设计、生产产生重要影响。
他们的部分研究结果总结于综述论文“橡胶材料的结构与黏弹性”(高分子学报, 2013)、“Linear rheology of nanofilled polymers” (Journal of Rheology, 2015)、“A Guide for Hydrodynamic Reinforcement Effect in Nanoparticle-filled Polymers” (Critical Review in Solid State Materials Science, 2016)和“Concepts and conflicts in nanoparticles reinforcement to polymers beyond hydrodynamics” (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2016)。其中在国际流变学顶级杂志、美国物理学会下属的Journal of Rheology发表的综述论文,是该杂志创刊来刊载的唯一一篇中国学者的综述论文。
他们的学术研究长期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论文链接: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相关进展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chemshow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